足底三维扫描仪与3D打印联动的个性化制鞋流程
一、数据采集阶段
高精度足部扫描?
采用激光扫描技术(精度达0.5mm)或结构光扫描技术,在10秒内完成足部三维数据采集,获取包括足长、足宽、足弓高度等20余项关键参数?。
扫描过程支持负重/非负重状态测量,可识别足弓类型(正常/高/扁平足)及内外翻情况?。
动态数据补充?
结合足底压力板分析步态特征,获取动态压力分布数据,为鞋垫支撑设计提供生物力学依据?。
二、数据处理与设计
三维建模?
系统自动生成STL格式的足部模型,支持CAD/CAM软件二次编辑,可调整鞋楦曲率、支撑点位置等参数?。
个性化设计?
基于扫描数据自动匹配鞋型数据库,推荐适合的鞋头形状(尖头/方头/圆头)及鞋底花纹?。设计师可手动优化鞋面透气孔布局、鞋跟加固区域等细节。
三、3D打印生产
材料选择?
根据运动需求选择TPU(弹性)、尼龙(轻量)或碳纤维复合材料(高强度)进行打印?。
分层制造?
采用SLS(选择性激光烧结)或FDM(熔融沉积)技术,分层打印鞋面、中底和鞋垫组件,层厚控制在0.1-0.3mm?。
四、后处理与装配
表面处理?
对打印件进行打磨、抛光或涂层处理,提升舒适度和耐用性?。
功能整合?
将3D打印部件与传统鞋带、魔术贴等配件组装,完成最终产品?。
五、质量验证
试穿测试?
通过压力分布检测验证鞋垫支撑效果,调整至最佳贴合度?。
耐久测试?
模拟实际运动场景进行弯折、冲击测试,确保产品使用寿命?。
该流程将传统制鞋周期从2-3周缩短至48小时内,实现真正的"量脚定制"?。